一捆大蔥缺秤近半 可向工商部門舉報 現在正值大蔥熱賣之際,不少市民成捆成捆地將大蔥買回家。市民張女士買了42斤大蔥,一過秤卻只有26斤。昨日,記者調查發現,路邊賣大蔥的商販有不少存在缺斤短兩的情況。 昨日上午,記者在煤機街與建明南路交叉口看到,南北兩側便道上都是賣蔥的攤位,每斤的價格在0.9元至1元不等。“42斤,一斤一元錢。”商販將一大捆蔥過秤后,遞給了買蔥的張女士。記者注意到,電子臺秤上放著一塊木板,顯示重量為3.5公斤,商販并沒有減去木板的重量。記者在市場上轉了一圈發現,幾乎每個賣蔥攤位的電子臺秤上都放著一塊木板。 記者陪同剛買上大蔥的張女士,來到市場的公平秤前,無奈公平秤沒有秤砣,無法整捆稱量。在市場管理處工作人員的幫助下,建明北路一個商販提供了自己的電子秤,結果說是42斤的大蔥卻只有26斤。“早就聽說賣大蔥的很多都給8兩秤,可就算按8兩秤算,還得33斤多呢,這也差的太多了!”張女士氣憤地騎上自行車,去找那個攤位。 這時,一位老大爺也希望能把自己剛買的蔥稱一稱。“20斤。”聽到記者報的數字,老大爺氣憤不已:“我的這捆蔥說是30斤,按8角5分的價錢買的。”老大爺決定找攤主討個說法兒。在市場管理處工作人員的陪同下,老大爺來到賣蔥的攤位。攤主立即將寫有“8角5分一斤”的牌子藏到身后,表示自己是按捆售賣的,一捆25元,如果老人覺得不合適,可以退貨。. 隨后,記者在現場了長安區*河東分局。商販看到執法人員后說道:“我進價就是9角多,如果足斤按9角賣,就虧得血本無歸了。”這位商販告訴記者,他出售的大蔥是從山東拉過來的,進貨時就被賣家減了斤兩,為了圖個賣相好,他們還要把夾雜在其中的小蔥和爛葉子摘除,大蔥的價格在無形中就增加了。市民們買東西都圖個便宜,如果賣價高了,就沒人買,大蔥只能爛在手里。 對此,省消協投訴與法律事務部副主任廉莙認為,根據公平交易原則,向消費者提供貨真價實、計量正確的商品和服務,是商家的法定義務。如果實際分量不足,就屬于欺詐行為。消費者可以向工商行政部門舉報,維護自己的權益。 廉莙提醒廣大市民,購買冬儲大蔥,事先一定要問清價格、計量方式等,感覺分量不足,要及時向市場管理單位或工商部門反映。同時,職能部門應對市場進行規范,比如設立公平秤等,加大監管力度。 |